特朗普将关税作为调整国际贸易格局的工具,频繁对中国加征关税,试图在贸易谈判中施压中国让步。
他不断上调关税税率,从84%到125%,甚至威胁进一步提高,这些数字变化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数字博弈。他可能认为,面对潜在的经济损失,中国会主动妥协,如同等待电话的求和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
然而,事实证明他彻底误判了中国的实力和决心。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的回应,用“野蛮人”、“卑鄙的流氓手段”等措辞,直接表达了愤怒和谴责,也明确告诉特朗普,中国不会屈服于经济霸权。
特朗普的误判,或许源于他对中国实力的低估,以及对过去印象的执着。他可能还觉得中国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只是碍于面子不知如何开口。为了促成这通“电话”,美方精心策划了一场关税大戏。
尤其是在对其他75个国家暂缓加税后,欧盟也宣布了类似计划,这似乎让特朗普更加自信,认为同样的套路也能让中国就范。但中国并没有按照特朗普的剧本行事。
面对更高的关税威胁,中国毫不妥协,坚决回击了美国的每一次加税。“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这句表态,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
从对等加税到对美国实体企业、教育、文旅等多方面的反击,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不怕贸易战,坚决捍卫自身利益。
对特朗普来说,关税似乎成了他最后的底牌。军事对峙和台湾问题,虽然也曾被他当作施压中国的工具,但实际上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美国虽然是军事强国,但中国也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美方深知与中国爆发全面冲突的后果。美国国防部长明确表示不愿与中国开战,军事威慑的效果大打折扣。
台湾问题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即使美方在言辞上有所调整,但在台湾问题上彻底与中国撕破脸,无异于对华宣战,这是美方极力避免的。
因此,关税成了特朗普手中唯一可以操作的工具。然而,随着关税战的不断升级,中方的反制也越来越强硬。
美国港口堆放大量货物 资料图
中国不仅与欧盟、东盟等达成了共识,共同反制美国的关税政策,还积极展开外交活动,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国,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甚至连上合组织也公开指责美国的关税政策。
使特朗普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继续加税,只会让中美经贸关系更加恶化。不加税,则意味着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特朗普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加码关税,将这场闹剧推向新的高潮。但他手中的关税大棒,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威力,反而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场“关税战”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闹剧。美国为了所谓的尊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贸易秩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走向孤立,于是对75个国家松口,推翻了自己先前“不存在任何豁免名单”的言论。
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早已为外界所熟知,但他似乎仍未放弃对中国的强硬姿态。然而,中国已经为美国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谈,大门敞开”。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如果美国能够放下成见,以真诚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中美贸易摩擦或许不会发展到如今这般田地。
中方最新的声明中,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对不起,我们不陪你玩这场闹剧了。”这表明中国已经对美方的反复无常和极限施压策略失去了耐心。
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美国的挑战,并致力于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与此同时,中国也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
在面对美国持续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中国保持冷静和克制,并积极寻求多边合作,以应对美国单边主义带来的挑战。
中国与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及上合组织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批评,都表明国际社会对美国单边主义行为的担忧和反对。
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从容应对,是因为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都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底气。
中国国产人形机器人 资料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坚强后盾,也为中国的“不”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试图通过“硬脱钩”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注定是徒劳的。
中美贸易摩擦是两国关系中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对美国而言,及时止损,回到谈判桌前,才是明智之举。继续执迷于关税施压,只会加剧对抗,损害两国和全球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