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美国政府损人不利己的关税昏招,几乎堵死了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之路。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德(Caleb Ragland)本月早些时候致信白宫,敦促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国谈判并达成协议。
美国农民为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出口市场怨声载道之际,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火速补位,纷纷加大对华出口。
据日本媒体《日经亚洲》4月21日报道,中国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冻结了美国大豆和玉米的采购订单,并减少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同时增加了从巴西等国的采购,以确保农产品供应稳定。
报道梳理美国农业部的海外订单数据后发现,中国企业自今年1月16日、即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前几天以来,就没再向美国下任何订单;还有一些订单的出口目的地不明。而在此之前,直到2024年12月,美国每个月都还能接到来自中国企业的多份订单。
对中国来说,巴西是美国的重要替代选择。
巴西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毛里西奥·布冯(Mauricio Buffon)说,中国在4月初的一周内与巴西签署了至少240万吨的大豆采购合同,这一“异常庞大”的订单相当于中国通常月均进口量的近三分之一。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1日,巴西戈亚斯州奥里佐纳,工人们在农场收割大豆 视觉中国
对巴西大豆需求的飙升导致其价格上涨。尽管如此,日本制粉(NIPPN)首席谷物分析师Hideki Hattori表示,市场对巴西大豆的需求日益强劲,是因为与美国产品相比,巴西大豆涨价和短缺的风险较小。
中国的行动令美国农民感到恐慌。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德本月致信白宫,敦促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国谈判并达成协议。他在信中表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贸易战使美国农业损失了约260亿美元,美国大豆种植户们失去了近10%的市场份额。
“农民要应对恶劣天气,要对付害虫,还要处理拖拉机故障,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密歇根州农场主希瑟·费尔斯坦(Heather Feuerstein)说。谈到关税,她表示,这是“对我们持续生活方式的威胁”。
《纽约时报》在20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特朗普宣称关税将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但成千上万和费尔斯坦一样的美国豆农担心,在此过程中,美国农业将被摧毁。与此同时,巴西和阿根廷的豆农可能会因此受益,这两个南美国家生产了全球52%的大豆。
马托格罗索州是巴西最大的大豆产区,当地主要大豆生产商Girassol Agrícola的高管纽萨·洛佩斯(Neusa Lopes)表示,现在一袋130磅(约59公斤)的大豆售价为21美元,比上月上涨了10%。
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主席安德烈·纳萨尔(André Nassar)说,南美大豆的收获季节即将结束,他们已经售出了近四分之三的库存。那些有剩余库存的企业不急于卖掉大豆,他们正在观望——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大豆价格就会进一步上涨。
“南美人坐享其成。”《纽约时报》写道。
但美国豆农费尔斯坦正陷入困境。北美已经进入大豆播种季节,如果她努力耕作,在天公作美、虫害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到今年深秋将收获超过60万磅大豆。其中有些大豆会被卖给当地的奶牛场或压榨厂,在那里被加工成油和豆粕。其他的会被卖给当地粮仓,或储存在农场里待售。
但在费尔斯坦看来,未来的一切都已变得不可预测,“我现在很想有一个水晶球。”
农作物对华出口受阻之际,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和美国大豆协会等组织正试图在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开拓更大的市场。美国国内也正在建设新的大豆压榨厂,并且在研究将大豆作为生物燃料和其他非饲料用途。
但《纽约时报》指出,这些替代方案目前可能无法取代中国市场,或许在一二十年内才可以实现。
报道还注意到,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对华发起贸易战时情况不同,这次除了更高的关税之外,中国在过去10年内已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将为巴西大豆运往中国提供更多便利。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消息,当地时间4月17日,第十五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在巴西利亚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率团出席并作主题发言。张治礼表示,在当前形势下,金砖国家应当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农业和贸易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
当地时间4月17日,第十五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在巴西利亚召开 农业农村部网站
访巴期间,张治礼出席巴西全国农业协会、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座谈会,并调研有关农业科技、种业企业。
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援引巴西官员的话说,中国代表团与巴西方面的会谈将重点讨论大豆、牛肉等巴西农产品对华出口,以及“如何填补美国关税留下的缺口”。
《纽约时报》指出,在特朗普政府上一次对华发起贸易战时,唯一让美国农民避免破产的是230亿美元的政府救助计划。眼下,特朗普政府再次考虑为农民提供救助,这也相当于默认了关税将损害美国农民利益。
特朗普上周在社交媒体喊话,赞扬美国农民“伟大”,每次贸易战都被置于前线。他还声称,中国对美国的农民“很残酷”,“这些爱国者(美国农民)都在坚持……美国将保护我们的农民!!!”
然而,美国政府的救助也无法保证可以弥补农民的所有损失。
美国《新共和》杂志网站指出,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以来,美国豆农至今未能从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痛苦中恢复过来。路透社也提到,当时那场贸易战,已经导致中国采取“永久性措施”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
《日经亚洲》指出,2017年,美国大豆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近40%,但到2024年,这一比例降至20%左右。巴西大豆的进口量则从2017年的50%攀升至70%。
谈到政府补助,费尔斯坦说:“我们非常感谢所能获得的紧急援助,但这并没有使我们的农场恢复正常,并且让我们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市场。”
相关新闻
强势回击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荒诞贸易措施,中国将反制关税加码84%后,被迫“打满全场”、头顶近百关税的美国大豆种植户,悬着的心终于凉了。
《纽约时报》10日报道称,特朗普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并没有让美国农场主们松一口气。他们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与最大客户中国的贸易联系被“彻底切断”。
一家向中国销售谷物和油籽的国际贸易商告诉路透社,“这相当于关闭了所有美国农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通道。这么高的关税后,我们不确定还有哪种美国农产品出口是可行的。”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场主拉格兰德(Caleb Ragland)对此苦不堪言。他不禁回想起2018年的前车之鉴,“上次贸易战给我们留下的伤疤都还没好。”
“7年前,美国农民在中国市场已经失去了很大一块份额,巴西填补了空缺,直至今日我们都无法收回失地。”
他担心,与中国的新一轮贸易战可能会让美国农民失去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我们拱手将机会让给了竞争对手,他们一旦抓住,就会牢牢占据,而我们恐怕很难再将这些市场夺回来。”
急火攻心之下,这位曾三次为特朗普大选投票的忠实支持者,还通过媒体发布了一篇长文谏言。他言辞恳切地喊话特朗普,希望他不要让帮助他以压倒性多数赢得连任的选民群体陷入“痛苦”之中,应尽快与中国达成谈判协议。
拉格兰德写道,“与中国的贸易战,可能会让美国农民在2027年前破产。我们倾注的所有心血、汗水和辛劳,都可能(在特朗普)的大笔一挥下,瞬间化为乌有。”
彭博社援引数据提供商Epiq Bankruptcy Analytics的数据,今年迄今为止,已有88家家庭农场或企业农场申请破产,高于2024年同期的50家。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其关税政策,预计这一数字还将上升。
拉格兰德写给特朗普的信
美国《外交政策》一文指出,在中国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反制关税后,特朗普的关键选民基础——美国农民必将受到影响。美国农民深度依赖与中国的贸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买家之一,并且即便在第一次贸易战后仍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市场。
早在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农民就已在贸易战中饱尝苦头。在2018年至2019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与中国征收的反制关税直接相关。为了安抚美国农民,特朗普只能推出一项价值280亿美元的救济计划。
然而,据《纽约时报》报道,这项补贴的受益对象主要是南方的大型农场和农民,这引发了广泛的公平性争议,也让一些农民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至于在那场贸易战中的所有关税收入,最终也几乎尽数被用于救济农业。
报道称,随着新一轮贸易战的爆发,许多共和党主导州的农民再次遭受重创,经济损失尤为严重。他们担心,与中国的长期贸易战将切断他们与最大出口市场之间的联系。
疯长的担忧情绪,在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的众议院听证会上也显露无疑。
来自农业州伊利诺伊州的共和党众议员达林·拉胡德(Darin LaHood),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受关税影响的担忧表现得十分明显。周三的听证会上,他质询道,“我与农民们交谈时发现,他们内心充满了焦虑、压力和不确定性,因为一旦陷入贸易战,农业往往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但面对这样的担忧,格里尔却一再狡辩,声称“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会进行报复”。《纽约时报》指出,格里尔是在刻意淡化贸易战的影响,他闭口不提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最大进口国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提及欧盟周三宣布的报复措施。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大豆进口市场。
当地时间9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听证会接受质询 美联社截图
据美媒报道,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重启其第一任期时对美国农民的救助计划,但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向农民提供财政援助。
在周四的白宫内阁会议上,罗林斯承认,农场主和牧场主们一直以来因通胀而处境艰难,他们对贸易的不确定性也感到担忧。但她坚称,农民们支持特朗普的经济议程。
罗林斯甚至宣称,“我们的目标是根本无需(实施救助计划),(我们相信)这些变革以及经济的重新调整,将为全体美国人,尤其是农场主和牧场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事实绝非她所言。美国大豆协会一直在极力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贸易战对美国农业生产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协会主席拉格兰德更直言,美国农民们被当做了“谈判工具”,无奈成为所谓“成就大局”的“牺牲品”。
“我们非常担心,因为出口是美国大豆产业的核心和灵魂。” 拉格兰德痛心疾首,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的贸易战中,豆农在美国农业270亿美元的损失中占到7成以上,元气大伤后尚未完全恢复,如今又要承受新一波打击。
他进一步分析道,新一轮贸易战可能会让美国农民失去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失去市场份额后,他们根本无法实现盈利。
“中国与巴西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在基础设施、港口、铁路、公路和桥梁等方面进行了投资,我们想重新夺回这些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拉格兰德补充说,“对于美国的大豆产业以及整个农业来说,我们必须保持强劲的出口,才能维持行业增长。眼下,我们的农业经济本就深陷困境,若再损害出口,这对农业从业者来说是极其危险且令人恐惧的。这就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受。”
拉格兰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彭博社10日的最新消息称,本周,有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大量买入巴西大豆,抢购规模之大、速度之快都异乎寻常。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本周上半周,中国进口商从巴西购买了至少40船大豆,总量至少达到240万吨,几乎相当于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这些货物大多将于5至7月交付。
综合路透社报道,在3月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0%至15%关税后,中国就加速了从美国转向巴西进口大豆的速度。今年巴西大豆迎来大丰收,预计第二季度对中国出口量将大幅增长,有望创下历史纪录。
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截至3月27日,今年8月结束的销售年度中,近60万吨已售出的美国大豆尚未装运,目前也不清楚这些货物是会发货还是直接取消。
“美国农民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代价了。”拉格兰德在那封写给特朗普的信中情真意切道,“从1808年至今,我的家族九代务农,我还打算将这份事业传给我的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14岁、12岁和9岁。但现在,我生怕一纸行政令会将这份家族事业付之一炬。春天播种时,我内心充满了恐惧与迷茫,不知道到了十月份收获的时候,还有谁会来购买我的大豆。”
“我是美国50万饱受其苦的大豆种植户之一,但我已经是幸运的了,我还能申请一笔贷款来填补每个月15万美元的亏损。但我目睹了许多同行被迫拍卖家族赖以为生的农场。有些人甚至不得不宣布破产,然后去做任何他们能找到的农活,当雇工勉强维持生计。”
他向特朗普喊话,“与中国的这场贸易战,是在拿美国人的生计,尤其是美国农民的生计赌博。请您现在就与中国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