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称断绝中美贸易 刚说完3名美国特工被中方悬赏

2025年4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不排除中美贸易关系断绝的可能性。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对中国施压的最新信号。然而,中国并未因此妥协,而是以强硬姿态作出回应。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对外发布通缉令,悬赏缉拿三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指控其多次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网络攻击。这一系列事件再次将中美关系推向了新的紧张点。

我们将从美国威胁脱钩的背景、中国的应对措施及中美经济脱钩的可能性和影响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当前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和美国财政部部长

美国威胁脱钩的背后逻辑

美国方面威胁中美贸易断绝并非首次。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加税和制裁措施,试图通过经济施压来迫使中国让步。然而,中国始终采取对等反制措施,未显现妥协迹象。随着拜登政府上台,美国对华政策在延续对抗性的同时,又试图通过多边合作增强自身筹码。贝森特此次放话,正是这种策略的延续。

从贝森特的表态中可以看出,美国试图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来为对华博弈积累更多筹码。但这一逻辑存在明显问题。首先,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进展缓慢,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持保留态度。其次,美国经济自身也面临多重压力。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持续高企,经济增长乏力,供应链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推动中美脱钩,可能会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更大冲击。

此外,美国此前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的举措,也反映了其对脱钩的信心不足。电子产品是中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这一领域的豁免显示出对供应链断裂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脱钩可能会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更大冲击 资料图

中国的强硬回应:从贸易到网络安全

面对美国的脱钩威胁,中国一如既往地采取了强硬回应。贸易领域,中国早在2018年就通过提高关税等措施对美国进行对等反制。近年来,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3年中国出口23.77万亿元,同比增长0.6%,制造业指数稳步回升。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具备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在网络安全领域也采取了反击措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近日发布通缉令,悬赏缉拿三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指控其多次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网络攻击。这一举措不仅揭露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黑手”,也表明中国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零容忍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财政部长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美国国家安全局多次被指控对他国进行网络攻击,而中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网络安全的投入。此次通缉行动是中国对美国网络攻击行为的明确回应,也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号。

中美经济脱钩的可能性与影响

尽管美国高层屡次威胁脱钩,但中美经济脱钩的可行性仍然存疑。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6883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以上。两国经济深度交织,脱钩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许多企业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苹果、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的生产线主要集中在中国,脱钩将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并可能引发供应链危机。对中国而言,尽管近年来加速推动供应链自主化,但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仍不可忽视。

更重要的是,中美脱钩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两国,还将波及全球经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中美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两国脱钩,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结语

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不仅是两国间的博弈,更是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的缩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脱钩威胁,虽然表面上看似强硬,但背后隐藏着美国经济和外交困境。中国以强硬姿态回应,不仅展现了经济韧性,也表明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脱钩的代价将是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都难以承受的。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冲突中找到平衡,将是中美两国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