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欲打造“日本版CIA” 引多方警惕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台以来,接连推动多项极富争议的举措。韩国《朝鲜日报》19日称,高市早苗除了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考虑修改“无核三原则”之外,还指示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研讨设立一个全新的中央情报指挥机构“国家情报局”。报道称,此举将意味着日本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情报集中在一个机构处理,其作用相当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英国秘密情报局(MI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市早苗欲打造“日本版CIA”

日本媒体分析称,这个新的国家情报局将由现有内阁情报调查室的改组和升级发展而来,该机构的级别将与国家安全保障局同级,意在“加强首相官邸主导的情报活动”。《朝鲜日报》提到,日本重视情报工作的传统由来已久。报道举例称,在1592年壬辰倭乱爆发之前,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就派人对朝鲜进行了细致的侦察,绘制了朝鲜半岛的详细地图,甚至包括连朝鲜军队都不知情的隐藏路径。正是在这些地图的协助下,日军才能快速攻克当时朝鲜王朝的首都汉阳。二战期间,日本也成立了多个情报机构,包括在原情报委员会基础上改组成立的内阁情报部。二战后日本首任首相吉田茂也试图创建一个“日本版CIA”,他明确表示:“日本需要一个机构来收集、分析和处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情报信息。”只是当时日本各界担心军国主义时期控制舆论宣传的内阁情报部可能会“借尸还魂”,一直到1952年日本才设法成立了现今内阁情报调查室的前身——官房调查室。

《朝鲜日报》称,建立类似CIA的中央情报机构是日本保守派长期以来的企图。目前,日本的情报职能分散在日本政府下属的内阁情报调查室、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防卫省情报本部、法务省公安调查厅、警察厅国际犯罪调查局等不同机构。这些机构既各司其职,又互有合作,其中内阁情报调查室直属内阁官房长官领导,通过官房长官定期向首相提供情报;公安调查厅具有对外情报和反间谍的职能;防卫省情报本部主要负责军事情报的信息。但日本政府认为,这些机构在情报整合方面的合作不够,“只有在重大事故情况下才会进行联合分析”。

2007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试图推动建立综合情报机构,但因各情报机构的反对而受阻。2012年安倍第二次上台后,创建了负责统筹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下设国家安全保障局作为执行机构。在必要时,日本各个部门会向国家安全保障局提供情报,该局负责政策建议和立案,但不具备统一指挥和整合情报方面的充分职能。在2022年修订新“安保三文件”期间,日本政府再次讨论成立国家情报局事宜。高市早苗长期主张提升日本情报能力,并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设立“国家情报局”的构想。木原稔对此表示:“在面临二战结束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安全环境之际,提升国家情报能力是保护国家利益、确保人民安全的紧迫问题。”此外,新一届日本政府还计划创设一个由警察厅、外务省、防卫省等相关部门大臣组成的“国家情报会议”,而国家情报局将负责该会议的实际运作。

日本NHK电视台网站14日称,自民党成立的“国家情报战略本部”于11月14日召开了首次会议,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林鹰之要求就“创设国家情报局在内的政府统筹指挥职能”“彻底加强对外情报收集能力”等问题展开讨论。

然而外界担心,日本对外情报活动的活跃度与对抗性不断上升,将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严重影响。日本《社会新报》在社论中批评称,高市早苗的政策意图逐渐明朗,她漠视民生,对美国亦步亦趋,还试图全力强化军事扩张。在高市的施政演说中,充斥着提前完成防卫费增额目标、设立国家情报局、放宽武器出口规则等鹰派政策,这只能被视为蓄意推升紧张局势。

延伸阅读

学者:中方还没出后招 高市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挂寒霜

近期高市早苗的一番闹剧式表演,让日本经济挂上了新一层寒霜。

据经济日报报道,11月17日,日本内阁府公布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萎缩。日本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2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

11月18日,日本金融市场再现股债汇“三杀”。日经225指数暴跌3.22%,日元对美元汇率当天一度下跌至1美元兑换155.38日元,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28%。

11月19日,东京股市两大股指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日经股指累计下跌2700多点。

日本金融市场的震荡,是日本国内经济低迷,高市早苗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计划引发市场抛售美元,美国金融市场抛售科技股、加密货币和黄金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高市早苗的妄语妄行毒化了中日关系,也是新生的市场重大风险。

11月20日早盘,日本金融市场止跌反弹,但是这并不代表高市早苗给日本经济造成的风险溢出效应会逐渐消失。

在美国金融市场重大调整的时间点,高市早苗轻率挑衅中国这个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债权国,势必让日本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

高市早苗是在做空日元的浪潮中挑事

自安倍时代以来,国际投资者就一直在利用日元“零利率”(指基准利率长期维持在接近零水平)的便宜低息借入日元,然后购买美元、美债等高息金融资产。

这场作空日元的盛宴已经开了十几年。即使今年1月24日,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0.25%提高到了0.5%,但由于美联储基准利率仍保持在高位,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以来,基准利率仍维持在3.75%—4%区间 ,因此美元与日元仍有3.25—3.5个百分点的息差。

高市早苗上台后,由于她极力主张扩充军备,实施积极财政刺激政策,为做空日元提供了新的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市早苗上台后,极力主张扩充军备,实施积极财政刺激政策(图/资料图)

原因是,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张不仅不成体系,而且自相矛盾。比如,经济刺激势必恶化财政,日本债务规模如今已相当于GDP的263%,如果财政负担继续加重,长期利率只能上升,并会传导到企业贷款利率和家庭房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经济。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重启安倍时代的无限宽松政策,让日元大幅贬值以短暂刺激经济。

国际投资者已看到了高市早苗政策的无法自洽,加上在特朗普压力下,日本需要拿出近一半的外汇储备给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日本经济发展的后劲儿明显不足。这是近期做空日元浪潮的主要原因。

而恰在此时,高市早苗谬论又使中日关系跌至新低谷,让许多投资者加大了抛售力度回避风险。高市早苗算不算是会挑时候?

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只是起手式

二战以来,从未有过日本首相主动把台湾问题与日本使用集体自卫权挂钩的蠢动之举。对于高市早苗挑事,中国反制理所当然。

中国在中日贸易方面占据碾压式的优势地位。今年1—10月,中国对日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约为4.2% 。相对而言,日本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18%—19%。

数据还显示,2024年日本从中国进口占比超过50%的商品品类多达1406个,远超美国的590类。其中,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终端总额占比达90%以上,手机占比86%,计算机零部件占比62% 。化肥中磷酸铵进口中90%以上来自中国,尿素进口占比40% 。

仅仅中国发布的赴日旅游提醒,就可能重创日本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总额位列各国游客之首,贡献率约30%。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16日表示,若访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0.36%,初步计算经济损失将达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11.6亿元。这与2012年钓鱼岛事件后的情况相当。

这里还没有算中国的稀土管制、化肥出口管制等后招。

可以说,中国有足够能力让日本右翼政客感到疼痛。目前中国已实施的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暂停进口日本牛肉磋商、单周抛售1.2万亿日元国债等行动,只是起手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恢复日本牛肉对华出口的政府间磋商已中止(图/资料图)

在华业务较多的寿司郎、良品计划、迅销集团、打造漫画作品“鬼灭之刃”和凯蒂猫等IP的索尼集团和三丽鸥受到的波及,也只是预警。

日方收回错误言论才能降风险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目前的种种不确定性,日本经济在四季度将继续下降。

日本经济存在着的许多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但是降低风险因素总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而在当下,显而易见,高市早苗收回错误言论,改弦更张,对日本极右翼势力背后的鼓噪保留一丝理性、一丝清醒,算是降低日本经济诸多风险因素中最不难做到的事。

有消息说,在引发轩然大波后,高市早苗曾向身边人私下承认,其涉台言论“说过头了”。但在明面上,高市早苗仍维持着不收回其错误言论的虚假强硬姿态。

其实,无论高市早苗收不收回其错误言论,是不是还能摆出一副不低头的架势,都不重要。事实是,搅局的主观能动性在日本极右翼保守派手里,但中日关系的主导权并不在他们手里。

2012年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国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开始常态化。同样,高市早苗的冒险之举也会付出相应代价,代价多大由中方定。

中日相处需要塑造这种新常态,按照电影台词说,就是“错了要认错,挨打要立正。”慢慢习惯了就好了。

下一篇:英媒涉华全球民调"引发西方震动" 年轻人给中国打高分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