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来了一帮大龄学生,他们是西南财大首届专博丨校园探新季

王春燕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文/图

【开栏语】

新学期、新面貌,当校园迎来新的生长周期,“校园探新季” 与大家见面啦。我们将以深度视角,追踪校园育人改革的每一项新举措。从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搭建,到实践教学基地的拓展;从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落地,到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我们也将挖掘改革背后的故事,记录师生在新育人模式下的探索与收获,让每一项创新实践都被看见、被感知。敬请关注!

近日,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一间会议室内,一堂主题为《国家审计的职能与发展》讲座正在举行。这堂讲座是一堂博士专业课,听课的是学校首届审计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博”)共57名同学,他们平均年龄39岁,都是一边工作一边攻读专博。

2024年,西南财经大学(以下简称“西财”)获批三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拿下会计与审计专博授权点的院校。今年秋季学期,学校迎来首届专博生,会计、审计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70名专博新生在西财开启全新学习征程。

工作后重返大学校园是什么体会?专博和学术型博士有哪些区别?近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西财,探访学校全新的人才培养领域——专博。

专博生在上课。  

重返校园“充电”,想当“行业推动者”

55岁的阮响华是某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他是会计专博班上最年长的新生,可能也是西财年纪最大的新生。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个年纪还要读博,他说,“年龄不是求知的障碍,而是赋予学习和生命更深的意义。作为最年长的学生,我或许少了些年轻的锐气,但多了份岁月的沉淀与对机遇的珍惜。”

与其他学生不同,专博在西财的集中授课一般集中在一个月的某几天且连着周末,方便大家能兼顾日常工作。上课之余,这些在会计、审计、社会工作等不同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兵”,交流分享着重返课堂的激动与期许。

会计专博罗仕英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西财的她,在西藏长期从事财务工作,她希望在读博期间“探索适应边疆民族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精准有效的区域财政政策,用学术力量支撑西部高质量发展”。

和她一样,首届专博新生大多带着从一线发现的问题而来:有的熟悉企业财务治理难题,有的深耕基层社会工作现场,有的亲历审计数字化转型实践。“选择重返校园攻读专博,是为了淬炼瞭望时代、服务大局的能力,回归守护公共价值、促进社会进步的初心。” 审计专博新生赵书军的分享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

社会工作专博新生邓富友同样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他期待读博期间,将田野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知识体系构建献力,实现从“实践者”到“行业推动者”的转型。

上课至今,阮响华觉得用“纯粹”来形容感受比较贴切,大家都抱着追求自我提升的目的,学习交流氛围都比较纯粹。而他重返校园的举动也感染了同事们,大家有一个共识: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会计行业的生态与边界。选择攻读专博,就是选择主动拥抱这种变革,选择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思考者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跟随者。

专博培养多导师制,实践是鲜明特色

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不同,专博是连接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重要桥梁,更强调“知行合一”。他们不仅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能独立承担复杂的技术工作,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能够针对行业痛点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刚刚入学,学校就给我们配备了导师团队。学术导师教我搭建理论框架,交叉学科导师带我打破学科壁垒,行业导师指导我深入行业一线,读懂中国实践。”会计专博生陈卓感到十分惊喜。

这是专博推行的多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生动写照。在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更注重对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塑造。行业导师的深度参与,让学术研究精准对接产业实际,有效打通了理论与应用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会计和审计专博在开学典礼上的合影。

会计与审计专博的行业导师团队由业界资深专家组成,他们均在大型企事业单位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社会工作专博的行业导师则涵盖公益慈善、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等领域的专家。他们带着一线需求深度参与课程设计、案例开发、论文指导等各个环节,让理论研究与行业需求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实践,是专博培养的鲜明特色。今年以来,学校在成都、德阳等地设立全国首批四个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工作站,明确要求社工专博每年必须前往工作站开展一定时限的深度调研与社会服务,让学问真正扎根在实践土壤中。

“在实践中培养”的理念,也深刻融入于会计、审计专博的培养体系中。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蔡利介绍说,学校为其搭建了专属的实践平台,联合政府部门、行业领军企业等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通过“人才共育、技术共研、价值共创”的深度协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旨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上一篇:严禁强制师生参与和教学无关活动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