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开炮”。这次对象依旧是中国,但内容却让人哭笑不得。他公开指责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还扬言要“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及其他领域的贸易往来”来报复。
大豆、食用油,本是正常的双边贸易,怎么突然成了“敌对行为”?更令人费解的是,特朗普口口声声说中国不买美国豆农就活不下去了,接着又说美国不需要中国的食用油,自己能造——这到底是威胁,还是笑话?特朗普为啥突然又急眼了?他所谓的“终止贸易”真的能让中国让步吗?
特朗普的焦虑其实早有迹象。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仍然高达2700万吨,占了美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笔生意对美国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特朗普公开指责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
可到了2025年,中国明显在“换人做生意”。光是1到9月,美国粮船靠岸数就从去年同期的72艘砍到只剩32艘,7月之后更是“清零”。与此同时,从南美来的粮食船却越来越多,每月都能到达四十多艘,九成装的是大豆。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没有“停摆”,只是换了供应商。特朗普不愿承认的是,他自己才是让美国豆农“吃闭门羹”的罪魁祸首。
他执政期间不断挥舞关税大棒,激起中国的贸易防备。中方本着对外贸易多元化的战略,早早就开始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大豆这种大宗商品,当然也要“鸡蛋分篮子装”。这不是临时反击,而是有备而来的战略调整。
特朗普不愿承认的是,他自己才是让美国豆农“吃闭门羹”的罪魁祸首
对于中国来说,从阿根廷、巴西、乌拉圭进口大豆,不仅数量有保障,价格也更有优势。看着大豆一船船开去南美,美国豆农急了,特朗普更急。
在伊利诺伊、爱荷华、明尼苏达这些大豆主产州,农业带的农民正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2025年大选临近,豆农若是日子难过,对特朗普的支持力度也要打折。
他本想通过补贴安抚农民,可偏偏赶上联邦政府停摆,补贴承诺成了空头支票。豆农们不再买账,有人甚至公开表示,他们要的是订单,不是补助。特朗普的“终止贸易”言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抛出来的。
特朗普讲话画面
他想通过制造压力,逼中国回头买美国大豆。可问题是,他选错了突破口。中美之间真正成规模的食用油贸易,其实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废食用油”(UCO),而不是相反。
所谓废食用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沟油”,美国用来做生物燃料。自2020年以来,美国进口UCO数量爆炸式增长,从不到9万吨暴涨到2023年的136万吨,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国。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UCO高达127万吨,美国成了全球最大的买家,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3%。
也就是说,特朗普要“断”的,不是中国的食用油出口,而是美国自己的生物燃料“口粮”。他可能压根没搞清楚这点,就急着发文威胁中国。这就像一个人挨饿了,不去找饭吃,反倒把锅砸了,还说锅是敌人。
美国从中国进口“废食用油”
美国生物燃料产业对UCO的依赖已经根深蒂固,如果真的断供,会造成行业连锁崩盘。这不是吓唬中国,而是先把自己吓着了。特朗普一边制造贸易摩擦,一边又指望对方买单,怎么可能成功?
他在社交平台上说得理直气壮,称中国“故意不买”,是一种“敌对行为”。可他自己加的那些关税、限制出口芯片、打压中国企业,难道就不是敌对行为?他嘴上说要“终止贸易”,实际上只是想试探中国的底线。
这种试探并不是第一次。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因为中国宣布管控稀土出口而“恼羞成怒”,扬言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结果两天之后又改口说“无意伤害中国”。
图为中美国旗
这次的大豆威胁,也不过是同一个套路换个说法。说白了,就是想用极端言论逼中国让步。但他没意识到,中国早已不吃这套了。中方的回应一直很明确:打可以奉陪到底,谈也欢迎。关键是要有诚意,而不是一边谈一边威胁。
在大豆这件事上,中国企业自然是按照市场逻辑采购,而不是被谁一句话吓住就改供应商。而且,中国早已布局并完善了进口渠道,从南美来的大豆,不仅有数量保证,还有更低的采购风险。
特朗普选错了“筹码”,更错在不了解对方的底气。他以为中国还像从前那样依赖美国某些原材料,实际上,中国的供应链早就实现多元化。中方减少美豆采购,并不是因为生气或者反制,而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的主动调整。
在大豆这件事上,中国企业按照市场逻辑采购
美国媒体自己也承认,中国不买美豆,美国就找不到同等规模的新市场。豆农们去越南、菲律宾推销,结果被告知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
市场失去了,中国农企却活得更好。南美大豆品质稳定,价格合适,运输周期也不比美国长多少。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供应链优化。
对比来看,美国豆农却陷入了真正的“生存危机”。没有订单的日子里,大豆堆满仓库,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焦虑情绪蔓延。曾经的铁粉,如今也开始质疑特朗普的策略。特朗普的“终止贸易”牌,其实是一张烂牌。
外国网友评论视频截图
不仅威胁不了中国,还可能反噬美国自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谁拿中国当敌人,谁就要承担失去市场的代价。
特朗普的逻辑就像绕口令:先加关税让人不买,再因为人家不买说你敌对,然后再威胁断供,把自己买的东西也停了。这种做法在美国国内也遭到质疑。
美国农业组织早就警告过,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大豆产业将面临长期萎缩的风险。而特朗普却仍在社交平台上“发狠话”,只为赢得眼前的政治筹码。他不是在为农民争取利益,而是在给自己的选情做表演。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中国方面并不急。中方始终强调理性协商、互利共赢。真正想谈的,就要拿出诚意,而不是搬出“口水仗”的老套路。这一次,特朗普的威胁不仅没起作用,反而暴露了他对贸易现实的无知。
这场博弈的背后,其实是两种治理思维的较量。一边是靠社交媒体喊话、靠言辞吓唬;一边是稳中求进、靠战略谋局。中国在国际贸易上展现出的成熟和耐心,正是赢得主动权的关键。
特朗普越急,越说明中国的策略起了作用。特朗普的“威胁”已经成了“笑话”。中国不买美豆,是市场选择;美国断供地沟油,是自断生路。谁更清醒,谁更急躁,一目了然。
信息来源:
中国不买美豆,特朗普又讹诈:不买地沟油了
2025-10-15 08:34·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