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月报:具身智能进入深耕期,产品更需打磨内功【中航机器人】

(转自:中航证券研究)

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进入深耕期,产品更需打磨内功。2025年4月,人形机器人指数先跌后涨,累计跌幅-0.06%。国际环境的影响因素逐步钝化后,成长风格的机器人板块迎来反弹,北京亦庄运动会吸引了大量关注,我们看到了目前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连续工作的任务,部件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当前机器人在硬件轻量化、软件智能化以及软硬件协同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行业内解决方案百花齐放,但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因此各企业仍需打磨内功,积极探索不同技术路线,直至将人形机器人推向下一个成熟度阶段。

软件端:VLA模型泛化能力值得关注,操作系统云端融合奠定基础。软件层面,估值24亿美元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发布了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π0.5。这款专为机器人控制设计的模型,能够在全新环境中执行复杂家务任务,比如清洁厨房、整理卧室,展示了领先的开放世界泛化能力。东土科技携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亮相中关村论坛,实现了控制、计算、视觉、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融合统一,有望成为分布式智能协同的智能平台。

硬件端:重视机器人线缆环节,续航问题值得关注。线缆和连接器起到了串联的作用,是保障机器人平稳运行的核心部件,与人的血管类似,人形机器人对线束的尺寸和寿命要求较高,需要极细的线径下反复弯折数十万次甚至更高。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落下帷幕,除开动作平衡能力外,机器人动力源升级成为共识,但解决方案尚在讨论,考虑到动力电池领域研发投入和规模溢出效应,未来主流供能方案将仰仗于电池本体技术突破,特定场景配合定制化服务。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大趋势启动时刻,我们建议关注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T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2)华为链: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兆威机电等。3)宇树链: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4)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5)1X:中坚科技等。6)细分环节领先布局企业:索辰科技、汉威科技、凌云光、奥飞娱乐、福莱新材、鑫宏业、南山智尚、信捷电气、国茂股份等。

风险提示:

AI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目录

一、板块行情回顾

二、近期产业进展

三、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正文

1. 板块行情回顾

1.1 2025年3-4月人形机器人指数先跌后涨,丝杠等边际变化板块涨幅靠前

2025年3-4月指数先跌后涨,部分丝杠企业表现突出。2025年3月以来,受到中美贸易冲突等担忧情绪影响,人形机器人指数有所扰动,随后4月开始,外部影响因素钝化,成长风格逐步占优,指数展开反弹。其中表现较好的板块是丝杠板块,4月累计上涨12.7%,我们分析原因主要系以双林、荣泰为代表的公司边际变化较大所致。

1.2 丝杠、腱绳及电子皮肤等板块标的领涨

2. 近期产业进展

2.1 软件端:Physical Intelligence 推出通用机器人控制模型

据智东西报道,2025年4月22日,估值24亿美元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发布了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π0.5。这款专为机器人控制设计的模型,能够在全新环境中执行复杂家务任务,比如清洁厨房、整理卧室,展示了领先的开放世界泛化能力。

π0.5模型在架构上采用了高层决策,底层执行的双系统(分层)架构;基于前代π0模型,π0.5通过协同训练既能“思考”又能“行动”,用同一个模型完成高层次决策和低层次操作。Physical Intelligence计划开源π0.5的代码和数据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2.2 软件端:东土科技的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亮相中关村论坛

东土科技携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亮相3月27日-31日的中关村论坛。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是新型工业化操作系统的攻关产品,实现了控制、计算、视觉、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融合统一,以软件定义控制为核心理念,能够提供确定性计算,承载人工智能,支持分布式智能协同。该系统通过了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工业控制、医疗国际权威机构安全认证,满足国家关基工业场景要求。目前,鸿道操作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飞机、高铁、汽车、船舶、电网、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数字工厂等领域。与此同时,东土科技成功发布 AUTBUS 国际标准其采用的TSN(时间敏感网络)技术,可将关键控制指令的传输抖动控制在±20ns以内,相当于人类神经元突触传递速度的千分之一。这种确定性传输能力,使得机器人12个关节的扭矩调整指令能在1ms内完成闭环控制,为动态平衡算法提供了物理基础。

虚拟化为AI机器人“解绑”算力。一台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并行处理以下任务:安全关键任务‌:机械臂运动轨迹规划(实时性要求≤1ms)、力觉反馈控制(确定性抖动≤10μs)、安全急停(ASIL-D级可靠性)。非安全任务‌:3D视觉SLAM(需调用GPU/NPU)、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预测性维护(大数据分析)。传统方案中,安全任务由专用实时控制器(如PLC)处理,非安全任务依赖x86工控机或边缘服务器。这不仅导致硬件成本翻倍,更造成数据孤岛——例如,视觉系统检测到的设备异常无法实时传递至控制端,必须经由上层网络协议中转,引入数十毫秒延迟。东土科技的操作系统将Hypervisor作为“轻量化”中间件,彻底接管CPU、内存、I/O设备的分配与调度。这一架构天然契合功能安全要求——‌“无底层OS依赖,无共享内核风险”‌,成为智能汽车与AI机器人的核心基础设施。

2.3 硬件端:关注灵巧手核心电缆部件

线缆与连接器要求较高:人形机器人包括了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和能源系统,而线缆和连接器起到了串联的作用,是保障机器人平稳运行的核心部件,价值量较高——以特斯拉的Optimus为例,单机价值量达到5000元上下。与人的血管类似,相对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对线束的尺寸和寿命要求较高,需要极细的线径下反复弯折数十万次甚至更高。为了提高导线机械性能,在保证导体截面积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更细的铜丝,在中心位置加入抗拉的纤维丝(如尼龙丝、凯夫拉丝或UPE纤维)等。

2.4 硬件端:机器人马拉松凸显续航矛盾,主线方案仍有待验证

机器人半马放大续航焦虑。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落下帷幕,除开动作平衡能力外,机器人动力源升级成为共识:参赛机器人普遍需要换电,且在冲刺阶段出现功率不足情况。当前电池方案尚未达成共识:1)短期内锂电产品迭代空间有限,快充性能为电池本体短期突破方向;2)特定高价值量场景配置机器人专用无线充电走廊;3)机器人批量化换电。我们认为当前机器人产业尚未达到规模化量产阶段,各供能技术完成度优先级高于成本考量。但考虑到动力电池领域研发投入和规模溢出效应,未来主流供能方案将仰仗于电池本体技术突破,特定场景配合定制化服务。

建议关注:豪鹏科技(All in AI战略,已进入各类机器人品牌供应链)、亿纬锂能(公司已接洽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与车系客户、锂亚硫酰氯电池在机器人编码器后备电源批量使用)、蔚蓝锂芯(公司已为宇树、云深处、傅里叶供应电芯)。 

3.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3.1 投资建议:百花齐放阶段,密切关注各家进展催化

2025年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量产元年,开年特斯拉、Figure、英伟达、宇树等好消息不断,软件端持续进化、各家产能规划愈发清晰,产业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阶段。产业大趋势启动时刻,我们建议关注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特斯拉链:①高确定性:关注前期产业验证进展较好的企业,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等;②迭代新方向:灵巧手、电子皮肤、关节轻量化是当前迭代的重点方向,关注领先布局企业,如汉威科技、旭升集团等;③海外T1代工:夏厦精密、三联锻造、中大力德。

2)华为链:华为布局具身智能底座,国内人形机器人有望复制智能车的成长路径,或将形成“华为底座+车企制造”的商业模式,重点关注产业链相关企业,如兆威机电、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等。

3)宇树链:机械零部件多为公司自研,成本优势突出,感知系统零部件外采,建议关注核心供应商,如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

4)Figure链:建议关注前期送样接触的公司,如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

51X链:关注总成与技术新方向相关标的,如中坚科技、南山智尚、大业股份等。

6)细分环节领先布局企业:索辰科技、汉威科技、凌云光、奥飞娱乐、福莱新材、鑫宏业、南山智尚、信捷电气、国茂股份等。

3.2 风险提示

AI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软件技术决定机器人的智能性,若AI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将对人形机器人产生不利影响;

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当前主流的人形机器人方案尚未定型,且成本仍存在较大下降空间,若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将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国内产业链虽然有成本优势,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中美贸易关系或其他地缘政治冲突可能会导致国内公司较难进入海外机器人供应链。

报告名称:《人形机器人月报:具身智能进入深耕期,产品更需打磨内功》

外发时间:2025.5.12

中航机器人 团队介绍

邹润芳:中航证券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先后在天风证券、安信证券等负责管理整个先进制造业多个行业小组的研究,团队在军民融合、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新材料、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有较深的产业资源积淀。并受聘为多家国有大型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外部专家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带领团队曾五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机械(军工)第一名、上证报和金牛奖等也多次第一。践行“资本服务产业”的原则,团队拥有军工、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产业核心资源,曾帮助多个公司导入龙头公司供应链,曾协助多个上市公司完成产业并购和再融资等项目。SAC执业证书:S0640521040001。

赵晓琨:科技电子组首席。曾在消费电子及通讯行业工作16年,在华为、阿里巴巴、摩托罗拉、富士康等多家国际级头部品牌终端企业,负责过研发、工程、供应链采购等多岗位工作。曾任职华为终端半导体芯片采购总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供应链采购总监。2021年11月加入中航证券。SAC执业证书:S0640122030028。

张超:中航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空军装备部门服役八年,有一线飞行部队航空保障经验,后在空装某部从事总体论证工作,熟悉飞机、雷达、导弹、卫星等空、天、海相关领域,熟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及国内外军工产业和政策变化。20197月加入中航证券。SAC执业证书:S0640519070001。

邓轲:新材料组首席。曾就职于工信部、中泰证券,连续多年新财富、水晶球评选获奖团队核心成员。擅长新材料研究和宏观周期研究。2021年加入中航证券。研究体系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新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能源材料(稀土及稀土永磁等)、轻量化材料及工艺等(金属增材制造、镁合金等),注重投研一体,形成赛道型产业链覆盖与跟踪,业务层面一、二级市场协同。SAC执业证书:S0640521070001。

曾帅:新能源组首席。4年制造业工作经历,8年证券分析师从业经验。曾先后任职于中银国际证券、天风证券负责机械行业研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团队)机械行业2017年第一名。在产业界曾先后职于航天、医疗器械、钢铁行业,热爱制造业,对于科技和周期都有深入研究。20225月加入中航证券后,重点聚焦太阳能与光储、氢能与燃料电池两大科技新能源赛道,建立并逐步完善“新能源投资框架”。SAC执业证书:S0640522050001。

闫智:先进制造研究员。南京大学工学硕士,2022年7月加入中航证券,覆盖机器人、专用设备等。SAC执业证书:S0640524070001。

卢正羽:先进制造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理学硕士,2020年初加入中航证券研究所。覆盖通用设备、军民融合、计算机板块。SAC执业证书:S0640521060001。

刘牧野:科技电子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系硕士,2022年1月加入中航证券。拥有高端制造、硬科技领域的投研经验,从事科技、电子行业研究。SAC执业证书:S0640522040001。

王勇杰:新材料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硕士,覆盖增材制造、碳纤维、氢能新材料等领域。20227月加入中航证券。SAC执业证书:S0640524090001。

彭曈博:新能源研究员。中南大学材料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硕士,覆盖储能、新能源车与光伏行业。2022年加入中航证券。SAC执业证书:S0640122100001。

龙铖:先进制造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23年7月加入中航证券,覆盖智能车、光伏设备、光热设备。SAC执业证书:S0640124040003。

宋浩田:军工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学士,能源与动力专业硕士,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国际航空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具备三年航天产业总体部门工作经历,对军事智能化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熟悉国内外无人系统与军用仿真产业链。SAC执业证书:S0640524100001。

中航研究

研究所拥有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军工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强大的央企股东优势,深度覆盖军工行业各领域,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并已经覆盖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社会服务等多个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索战略产业的发展方向,拓展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和集团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

本报告并非针对意图送发或为任何就送发、发布、可得到或使用本报告而使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违反当地的法律或法规或可致使中航证券受制于法律或法规的任何地区、国家或其它管辖区域的公民或居民。除非另有显示,否则此报告中的材料的版权属于中航证券。未经中航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发送、复印本报告的材料、内容或其复印本给予任何其他人。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票据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中航证券未有采取行动以确保于本报告中所指的证券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而中航证券不会因接受本报告而视他们为客户。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中航证券认为可靠,但中航证券并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航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除非该等损失因明确的法律或法规而引致。投资者不能仅依靠本报告以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在不同时期,中航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仅反映报告撰写日分析师个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为免生疑,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航证券及关联公司的立场。

中航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参与或投资本报告所提及的发行人的金融交易,向该等发行人提供服务或向他们要求给予生意,及或持有其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中航证券于法律容许下可于发送材料前使用此报告中所载资料或意见或他们所依据的研究或分析。

上一篇:《太空杀》接入豆包大模型!巨人网络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开展AI合作
下一篇:Perplexity AI 就140亿美元估值融资5亿美元进行后期谈判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