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产品到机器人刚需 “电子皮肤”应用增长快速 生产研发提速

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要想让机器人更快走入工厂和家庭,完成接近人类的各种复杂动作,触觉感知必不可少。近期,不少人形机器人披上了“电子皮肤”,加快对真实世界的探索。 

用不同的力度来测试机器人的每一根手指,可以看出小拇指的反馈力度会更强烈一些,这样灵敏的动作背后是因为它指尖的这个地方集成了密密麻麻的柔性传感器,这么小的面积最多可以集成几百个柔性传感器。

这是一个传感器的放大版本,它非常轻、非常薄,厚度只有0.2毫米左右,跟我们人类皮肤表层的厚度差不多,而且它非常柔软,可以随意弯曲。如果把这样的柔性传感器和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膜布两者相结合,就可以做成“电子皮肤”。

皮肤是人类感知外部环境的重要器官,而“电子皮肤”则为人形机器人感知真实世界推开了“大门”。要使多大劲捏一块豆腐、拿起一个鸡蛋?又以什么角度倒一杯水或者扶起病人?有了“电子皮肤”,机器人可以安全、准确、灵巧地完成这些动作。

某企业负责人王鑫介绍,搭载了“电子皮肤”之后,人形机器人去抓取一个物体,就可以最大程度把物体的本体形状进行还原,变成一个机器人可以读懂的电信号去处理信息,然后机器人就可以判断它使用多大的力,或者是什么控制方式去抓取。

装上“电子皮肤”和仿真硅胶表层后,机器人手指的触感和灵敏度更接近人类。除此之外,电子皮肤还可以用在机器人身体的不同位置,感知温度和距离。

某企业首席科学家陈书厅介绍,“电子皮肤”的需求正在指数级增长阶段,在几年之前可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现在需求非常多,预计近5年它的年增长率应该会增加50%以上。

“电子皮肤”订单爆发式增长 企业扩产 价格下降

从小众产品到机器人的刚需,“电子皮肤”应用快速增长,生产研发也在提速。据了解,目前,我国在“电子皮肤”领域具备相对优势,产能也有望进一步突破。 

在浙江嘉兴的一个精密涂布车间,一卷卷用于“电子皮肤”的膜布快速喷涂后下线。车间主管蒲永江介绍,2025年以来,他们接到的订单量大涨,车间全员无休,24小时轮班生产。

产能提升的同时,“电子皮肤”的造价也随之下降。记者在东莞松山湖的这家企业了解到,2025年以来,随着价格下降,不少客户开始尝试给机器人全手甚至身体各个关节安装“电子皮肤”,他们的出货量随之上涨10倍。

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皮肤”的研发设计方案加速更新,甚至达到一周一迭代的速度。除了机器人领域外,未来,电子皮肤还将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上一篇:具有“终局思维”的刘强东,是一位战略高手
下一篇:中国“智”造向“新”而行 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