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企业,其2024年年报备受关注。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1.16%,但净利润却亏损32,181.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19,387.47万元,这一增一减之间,反映出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与潜在风险?本文将深入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增长,业务结构有亮点
2024年和元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4,814.92万元,同比增长21.16%。从业务板块来看,细胞和基因治疗CRO业务收入8,582.11万元,增长8.02% ,该业务国内维持优势业务稳健增长,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客户群体不断扩大,累计服务超过12,800家研发实验室客户。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13,494.17万元,增长26.12% ,尽管执行订单价格处于低位,但公司凭借临港产业基地的产能优势,在业务拓展、订单规模和项目交付等方面取得进展。
业务类型 | 2024年营收(万元) | 2023年营收(万元) | 变动比例 |
---|---|---|---|
细胞和基因治疗CRO业务 | 8,582.11 | 7,944.93 | 8.02% |
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业务 | 13,494.17 | 10,700.95 | 26.12% |
净利润亏损扩大,成本与市场因素并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2,181.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19,387.47万元。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CDMO业务受宏观环境、产业状况及下游需求影响,执行订单价格低,而临港产业基地一期投产带来折旧摊销、能耗等运营成本费用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将周浦医学园区的CDMO业务搬迁至临港产业基地,产生转移成本及损失,并计提了减值损失及预计负债。
费用变动显著,研发与管理投入有侧重
-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5,170.82万元,同比增长22.15%,主要因业务订单及收入增长,营销人员数量及薪酬增加。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加大了投入,以推动业务增长。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8,107.70万元,同比增长27.48%,系临港产业基地运行后,企业管理规模扩大,带来资产折旧摊销、人员薪酬及福利、办公水电等日常管理费用增加。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39.36万元,上年同期为 -1,619.86万元,主要因报告期内公司资金减少,利息收入减少、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
-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4,732.98万元,较上期减少6.95%,公司称系聚焦核心研发项目,适当优化研发人员结构,提高研发效率所致。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在技术研发上仍有成果,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费用项目 | 2024年(万元) | 2023年(万元)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销售费用 | 5,170.82 | 4,233.20 | 22.15% | 业务订单及收入增长,营销人员数量及薪酬增加 |
管理费用 | 8,107.70 | 6,359.88 | 27.48% | 临港产业基地运行,企业管理规模扩大 |
财务费用 | 39.36 | -1,619.86 | 不适用 | 资金减少,利息收入减少、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 |
研发费用 | 4,732.98 | 5,086.76 | -6.95% | 聚焦核心研发项目,优化研发人员结构 |
现金流有改善,投资与筹资活动现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106.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05.33万元,主要是收到大额增值税留抵退税8,653.82万元。这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仍大于流入,需关注持续经营能力。
- 投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903.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净支出减少,主要系临港产业基地工程建设于2023年基本完成,上年度购建资产支付较大,而报告期内资本性支出主要为验收尾款及设备款项。
- 筹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20.9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系较上年同期净增加中长期银行借款金额较大,而报告期净增加银行借款金额相对较小。
风险剖析
业绩持续下滑及亏损风险
CDMO业务受宏观环境、产业状况及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执行订单价格处于较低水平,而临港产业基地产能释放需要时间,运营成本费用居高不下。若市场环境无改善,订单增长和产能利用率持续不及预期,公司面临业绩继续下滑及亏损的潜在风险。
核心竞争力风险
-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技术更新快,若公司未能及时研发、升级现有技术或引入新技术,一旦基因治疗载体研发和制备技术出现重大变化,或下游出现变革性新药方案,公司技术竞争力将受不利影响。
- 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开展的多个临床项目以IND - CMC为主,所服务客户药物管线多处于IND前或IND申请阶段。若客户药物管线不能按预期推进、研发失败或者出现其他商业风险,公司CDMO服务需求无法持续放大,项目盈利空间受限。
经营风险
- 管理风险:随着业务规模和种类增长,公司执行及储备的CRO/CDMO项目数量和金额持续提高,临港产业基地全面投产,资产管理规模扩大。若公司未能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及人员结构,可能面临管理风险,影响运营效率。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细胞和基因治疗行业竞争激烈,大量CDMO公司涌入,市场行情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对交付条件要求苛刻。公司若无法持续升级技术和工艺,保持竞争力和性价比,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失去领先优势。
- 技术人员短缺及流失风险: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工艺开发和GMP生产复杂,对复合型工艺人才需求高。目前行业人才短缺,公司业务发展可能面临工艺人才不足问题,若技术人员流失,将影响研发工作。
财务风险
- 毛利率波动风险:CDMO业务技术难度大,毛利率与执行阶段相关且受市场价格影响,叠加临港产业基地投入运行,短期内公司面临资产规模扩大带来的折旧摊销、运营成本费用大幅增加压力,若订单增长和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将增加整体业务毛利率波动风险,影响盈利能力。
- 政府补助减少及税收优惠变化风险: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874.83万元,若未来政府补助政策变动或公司不满足补助条件,以及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公司未能持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都可能导致公司盈利下降。
下游客户需求变动风险
- CDMO业务:与下游行业发展高度联动,面临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药物价格高昂、适应症治疗市场规模较小等不确定因素,国内药物研发管线处于前期阶段,若客户融资不畅、IND申请未获批准、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或失败、药物商业化需求不足,或行业监管趋严、增速放缓、融资金额下降,都会影响客户CDMO需求及支付能力。此外,客户若自行建设GMP生产线,将减少对公司的外包需求。
- CRO业务:科研院校、医疗机构的课题研究资金主要来自科研经费拨付,若这些客户出现政策支持方向调整、科研经费减少、自行研发比例提高、研究课题改变等情况,可能减少对公司CRO服务的外包需求。
宏观环境风险
细胞和基因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方式,监管体系及相关法规政策持续完善。若未来产品发生医疗安全事件,引发负面舆论,可能促使监管部门加强管制,提高临床试验和上市获批难度。公司若不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CDMO业务可能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公司所处行业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和医药产业政策综合影响,经济周期波动和地缘政治态势可能对国际供应链管理及海外业务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高管薪酬情况
董事长薪酬
董事长潘讴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5.94万元。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核心领导,其薪酬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其领导能力和战略决策的认可,同时也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行业水平相关。
总经理薪酬
总经理潘讴东(兼任)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5.94万元。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其薪酬与公司整体运营状况紧密相连,在公司面临业绩亏损的情况下,该薪酬水平可能引发投资者对于薪酬与业绩匹配度的思考。
副总经理薪酬
- 王富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6.42万元。
- 殷珊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7.32万元。
- 夏清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0.69万元。
- 吴钦斌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3.56万元。
副总经理们负责公司不同业务板块或职能的管理工作,其薪酬差异可能与所负责业务的重要性、业绩表现以及个人能力等因素有关。
财务总监薪酬
财务负责人徐鲁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7.98万元。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重要工作,在公司面临诸多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其薪酬体现了对其专业能力和责任的考量。
总体来看,和元生物在2024年虽有营收增长,但面临的亏损局面和多种风险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公司需在提升技术竞争力、优化成本控制、应对市场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