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康生化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大增1.45亿,销售费用翻倍

2025年4月,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康生化”)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46.15%;净利润3468.13万元,同比增长15.33%。其中,销售费用增长126.56%,研发费用增长43.46%,成为公司财务数据中的两大显著变化。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增长显著,市场拓展成效初显

广康生化2024年营业收入为723,480,846.94元,相较于2023年的495,011,431.63元,增长了46.15%,增长金额达228,469,415.31元。从业务板块来看,农药业务收入722,293,954.57元,占比99.84%,同比增长46.36%,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原药收入648,958,366.97元,增长38.35%;制剂收入70,042,498.65元,大幅增长189.06%;中间体收入3,293,088.95元,增长1725.90%。从销售区域看,国内市场收入435,131,179.46元,增长33.76%;国外市场收入288,349,667.48元,增长69.90%,国外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国内,显示公司国际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723,480,846.94 495,011,431.63 46.15%
农药业务收入 722,293,954.57 493,493,672.11 46.36%
原药收入 648,958,366.97 469,082,076.71 38.35%
制剂收入 70,042,498.65 24,231,241.42 189.06%
中间体收入 3,293,088.95 180,353.98 1725.90%
国内市场收入 435,131,179.46 325,297,397.25 33.76%
国外市场收入 288,349,667.48 169,714,034.38 69.90%

净利润稳步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81,288.66元,同比增长15.33%。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052,118.57元,同比下降11.45%。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629,170.09元,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4,853,072.15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324,480.88元、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金融资产相关损益7,299,315.68元以及其他营业外收支9,930,173.56元等。这表明公司净利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核心经营业务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变动比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681,288.66 30,071,413.11 15.3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23,052,118.57 26,034,191.14 -11.45%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11,629,170.09 4,037,221.97 188.05%

费用增长各有原因,成本控制需关注

  1. 销售费用翻倍:销售费用为13,790,831.47元,同比增长126.5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出口收入增长导致报关费增加,以及新成立下属公司融康生物制剂业务销售费用增长。这反映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投入加大,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销售费用的增长能否带来持续的收入增长,需关注投入产出比。
  2. 管理费用上升:管理费用62,909,202.42元,同比增长32.40%。主要因危费处置费增长以及下属公司融康生物、子公司晟康化工管理费用增长。公司需审视管理费用增长合理性,优化管理流程,控制成本。
  3. 财务费用增加:财务费用10,323,829.70元,同比增长32.99%,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导致利息费用增加。公司应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4.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研发费用38,829,391.03元,同比增长43.46%,因公司加快新产品注册登记,实验登记费同比增长。研发投入增加体现公司对创新重视,但需关注研发成果转化效率,能否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变动比例 变动原因
销售费用 13,790,831.47 6,086,963.91 126.56% 出口收入增长致报关费增加,融康生物制剂业务销售费用增长
管理费用 62,909,202.42 47,513,451.10 32.40% 危费处置费增长,融康生物、晟康化工管理费用增长
财务费用 10,323,829.70 7,762,977.57 32.99% 银行贷款增加致利息费用增加
研发费用 38,829,391.03 27,066,920.59 43.46% 加快新产品注册登记,实验登记费同比增长

现金流有喜有忧,经营与投资活动反差大

  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44,838.53元,同比增长14.79%,主要因本报告期收入增加导致销售回款增加。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创造能力增强,有利于维持日常运营和债务偿还。
  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增: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703,661,295.07元,同比增长112.6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0,235,961.69元,同比减少20.89%。主要因公司积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理财活动,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95,661,295.07元,投资支付的现金2,608,000,000.00元。大规模投资虽为未来发展布局,但短期内会对资金流造成压力,需关注投资项目回报情况。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0,972,817.22元,同比下降59.4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84,008,761.78元,同比增长65.77%;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6,964,055.44元,同比下降88.30%。主要因上年同期收到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而本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37,771,705.42元。公司需合理安排筹资计划,确保资金链稳定。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变动比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4,344,838.53 12,496,503.91 14.79%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703,661,295.07 1,271,458,749.39 112.6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30,235,961.69 -417,446,041.46 -20.89%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70,972,817.22 914,618,169.06 -59.44%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84,008,761.78 171,329,696.18 65.7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86,964,055.44 743,288,472.88 -88.30%

研发与人员情况分析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驱动发展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38,829,391.03元,占营业收入的5.37%。研发项目涵盖制剂产品剂型与新应用、微通道反应在农药原药及中间体中的应用等多个领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计获得19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5项,尚有7项发明专利正处于申请流程中。研发投入增加为公司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动力,但需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研发人员结构优化,人才储备加强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68人增加到80人,增长17.65%,占比从8.30%提升至10.34%。学历结构上,本科、硕士人数增加,分别从28人、7人增至33人、13人。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人员从16人增至30人。研发人员结构优化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 80 68 17.65%
研发人员占比 10.34% 8.30% 增加2.04个百分点
本科人数(人) 33 28 17.86%
硕士人数(人) 13 7 85.71%
30岁以下人数(人) 30 16 87.50%

风险与挑战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受国家环保政策和下游应用产品景气度影响,价格波动大。若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且无法转移成本,将影响产品盈利能力。
  2. 市场竞争风险:公司采取“差异化、小众化”竞争策略,虽毛利率较高,但可能吸引其他厂家进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若公司不能在产品质量、成本、安全性等方面优化升级,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 安全生产风险:产品生产涉及易燃、易爆等化学材料,生产过程有风险。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新产品新技术要求提高,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增加。
  4. 环境保护风险: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生产产生“三废”及噪音。国家环保标准提高,若公司环保设施故障或制度执行不力,将面临处罚,增加经营成本。
  5. 汇率波动风险:境外销售以美元计价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随着境外销售规模增加,汇率风险可能加大。
  6. 客户流失风险: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客户合作,但客户对产品要求高,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迭代。若公司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可能导致客户流失,销售收入下滑。

高管薪酬情况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依据公司盈利水平及个人分工履职情况确定,实际支付382.31万元。董事长、总经理蔡丹群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5.97万元,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世银为62.32万元,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陈海霞为62.62万元。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一定程度上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

姓名 职务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蔡丹群 董事长、总经理 65.97
王世银 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62.32
陈海霞 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62.62

广康生化2024年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取得一定增长,但销售费用翻倍、扣非净利润下滑等问题需关注。公司在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布局,未来需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应对各类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公司财务状况、研发进展和风险因素。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