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莱士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121.16%,研发费用大增44.42%

2025年4月18日,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莱士”)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收、利润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同时在费用控制、现金流管理以及面临的风险等多维度也展现出不同态势。以下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业收入:稳中有升

2024年,上海莱士实现营业收入8,176,460,048.60元,相较于2023年的7,963,958,567.30元,增长了2.67%。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从业务构成来看,血液制品生产及销售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收入达8,052,459,365.49元,占比98.48%,同比增长2.96%。其中,自产白蛋白收入1,494,060,050.48元,增长4.42%;进口白蛋白收入3,626,557,503.89元,增长3.49%;静丙收入1,698,689,402.21元,下降5.91%;其他血液制品收入1,233,152,408.91元,增长14.09%。检测设备及试剂业务收入121,154,941.13元,占比1.48%,同比下降14.17% 。

业务分类 2024年营收(元) 2023年营收(元) 变动比例
血液制品生产及销售 8,052,459,365.49 7,821,230,953.62 2.96%
检测设备及试剂 121,154,941.13 141,154,117.34 -14.17%
其他业务收入 2,845,741.98 1,573,496.34 80.85%

净利润:显著增长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293,367.26元,较2023年的1,779,476,930.19元增长了23.25%。这一增长幅度较为可观,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提升。净利润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与公司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良好的经营策略有关。从数据来看,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营业成本虽有所增长,但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使得利润空间得以扩大。

扣非净利润:稳步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60,004,683.56元,相比2023年的1,815,492,380.97元,增长了13.47%。扣非净利润的增长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增强,经营业绩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同步上升

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股,较2023年的0.27元/股增长22.22%;扣非每股收益同样为0.33元/股,较上年增长22.22%。这两个指标的增长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增长趋势一致,意味着公司为股东创造的收益增加,股东的投资回报率有所提高。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业务推广推动增长

2024年销售费用为408,136,030.86元,相比2023年的333,764,425.29元,增长了22.28%。公司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业务推广宣传同比增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上海莱士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这一举措虽导致销售费用上升,但从营收增长情况来看,对公司业务拓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管理费用:多因素致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为459,657,750.87元,较2023年的378,984,776.17元增长21.29%。主要原因是从2023年9月开始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以及2023年11月广西莱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股份支付费用的计提会增加管理成本,而新纳入子公司可能带来管理架构调整、人员增加等情况,进而导致管理费用上升。公司需要关注管理费用的持续增长,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以控制成本。

财务费用:利息与汇兑因素影响

财务费用为 -34,684,325.11元,2023年为 -91,579,771.89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利息收入同比减少,汇兑损失同比增加。财务费用的变化反映了公司资金运作和汇率波动对财务成本的影响。虽然财务费用仍为负数,表明公司整体资金较为充裕,但利息收入的减少和汇兑损失的增加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收益产生一定压力,公司需加强资金管理和汇率风险管理。

研发费用:大力投入创新

研发费用为250,903,505.77元,较2023年的173,736,285.50元增长44.42%。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试验检验费及技术专利许可费同比增加。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上海莱士积极投入研发,有助于推动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线,提高综合竞争力。从研发项目来看,多个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阶段,如上海莱士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研制等,这些项目若成功推进,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现金流状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82,055,042.98元,而2023年为2,277,884,082.33元,同比下降121.16%。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主要是本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长,主要是本年代理进口业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增加,以及为获取供应商折扣而提前支付代理业务货款。这一变化表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回笼能力下降,同时现金支出增加,可能对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优化销售策略和采购付款安排。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15,921,313.42元,2023年为 -670,593,887.11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主要是本年收回的到期定期存款本金及利息较上年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主要是本年存入的定期存款较上年增加。公司在投资活动上呈现净流出状态且流出规模扩大,反映出公司在资产配置上的调整,增加定期存款可能是为了获取较为稳定的收益,但也需关注投资活动对资金流动性的影响以及投资收益的实现情况。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规模减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64,410,910.09元,2023年为 -1,134,219,742.41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主要是上年收到员工股权激励款较多;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主要是上年实施股份回购约10亿元,且本年分配股利较上年增加。虽然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规模有所减小,但仍为负数,表明公司在筹资方面整体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公司需合理规划筹资策略,确保资金链的稳定。

风险因素剖析

产品潜在安全性风险

血液制品原料为健康人血浆,虽生产过程有相关病原体筛查及病毒去除和灭活措施,但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这不仅可能影响公司产品声誉,还可能引发法律诉讼和经济赔偿等问题,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冲击。公司需持续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严格把控生产环节,降低潜在风险。

原材料供应不足风险

原料血浆供应紧张一直是行业难题,其供应量直接决定公司生产规模。单采血浆站设立和管理严格,数量难以短期内快速增长,且我国血浆采集政策较欧美更严格,导致原料血浆稀缺性加剧。若原料血浆供应不足,公司可能面临生产受限,影响营收和利润。公司需加强对单采血浆站的管理,拓展浆源,提升现有浆站采浆能力,以应对原材料供应风险。

血浆成本上升风险

受外出务工收入提高及物价水平上升等因素影响,单采血浆站面临供浆员流失压力,可能导致血浆成本上升。这将压缩公司利润空间,降低产品竞争力。公司可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单位血浆多产品利用率,同时加大对献浆员的宣传力度,稳定供浆员队伍,缓解血浆成本上升压力。

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控股合并多家企业后形成一定金额商誉,如郑州莱士、同路生物等。根据规定,商誉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若相关子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不佳,可能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公司需加强对子公司的管控,提升其效益及盈利能力,确保子公司稳定经营,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汇率风险

公司关联交易业务涉及进口贸易,以美元结算为主,存在汇率波动风险。若汇率大幅波动,可能影响公司进口成本和利润。公司可加强监控外币交易和外币资产及负债规模,与关联方协商应对汇率波动的价格调整机制,降低汇率风险。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报酬

董事长谭丽霞未从公司领取报酬,从关联方获取报酬。这种情况可能与公司的薪酬政策以及董事长在关联方的任职情况有关,投资者需关注其利益关联对公司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总经理报酬

总经理Jun Xu(徐俊)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9.64万元。较高的薪酬体现了公司对总经理经营管理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期望其能带领公司实现更好的业绩增长。

副总经理报酬

各位副总经理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有所差异,沈积慧为355.74万元,陆晖为335.96万元,宋正敏为333.93万元,刘峥为325.65万元,黄勤兵为106.23万元。薪酬差异可能与各位副总经理的职责范围、工作业绩以及在公司的贡献度有关。

财务总监报酬

财务总监陈乐奇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92.83万元。合理的薪酬有助于激励财务总监做好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保障公司财务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上海莱士在2024年虽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大幅下降以及面临的多种风险值得关注。公司需在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加强现金流管理,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等多方面因素。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