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面临诸多挑战,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更是锐减超七成。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出公司在市场环境和自身经营上面临的困境。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发展策略及风险应对措施,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下滑超两成
2024年,益盛药业实现营业收入668,468,926.00元,相较于2023年的853,664,904.92元,下降了21.69%。从各业务板块来看,医药行业收入为547,802,883.34元,占比81.95%,同比下降19.37%;健康食品行业收入57,604,249.65元,占比8.62%,同比下降35.92%;化妆品行业收入47,884,399.36元,占比7.16%,同比下降22.77%。各板块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反映出公司业务面临较大压力。
行业 | 2024年营业收入(元) | 2024年营收占比 | 2023年营业收入(元) | 2023年营收占比 | 营收同比增减 |
---|---|---|---|---|---|
医药行业 | 547,802,883.34 | 81.95% | 679,389,268.83 | 79.59% | -19.37% |
健康食品行业 | 57,604,249.65 | 8.62% | 89,896,327.63 | 10.53% | -35.92% |
化妆品行业 | 47,884,399.36 | 7.16% | 62,006,075.28 | 7.26% | -22.77% |
其他 | 15,177,393.65 | 2.27% | 22,373,233.18 | 2.62% | -32.16% |
净利润降幅近半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086,058.77元,与2023年的94,732,729.63元相比,下降了45.02%。这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下降,以及各项成本费用的综合影响。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较大挑战,需要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064,642.33元,较2023年的75,872,292.90元,减少了64.33%。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降,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减弱,公司需加强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减少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依赖。
基本每股收益下滑明显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74元/股,2023年为0.2862元/股,同比下降45.00%。这一数据的下滑,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降低对股东回报的影响。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走低
扣非每股收益为0.0780元/股,相比2023年也有大幅下降。这进一步说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经营业绩不佳,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费用情况剖析
销售费用仍处高位
2024年销售费用为331,962,541.02元,虽较2023年的411,396,595.67元下降了19.31%,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销售费用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仍占据较大比例,公司需审视销售策略,优化费用支出,提高销售投入的产出效率。
管理费用略有下降
管理费用为98,100,850.88元,比2023年的100,134,977.62元减少了2.03%。虽然管理费用有所下降,但在营收下滑背景下,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费用的控制,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财务费用变化显著
财务费用为7,574,208.57元,而2023年为 - 896,284.56元,同比变化 - 945.07%。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减少,这可能与公司资金运作和理财策略的调整有关,公司需关注财务费用的变化,合理规划资金,降低财务成本。
研发费用有所降低
研发费用为16,224,404.19元,较2023年的18,679,145.52元下降了13.14%。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研发投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研发费用的下降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创新和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研发情况洞察
研发人员数量微降
研发人员数量为235人,较2023年的238人减少了1.26%,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为14.19%。研发人员的稳定是公司研发工作持续推进的基础,虽数量略有下降,但占比未变,需关注人员结构和素质对研发能力的影响。
研发投入力度基本持平
研发投入金额为25,712,856.4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5%,2023年占比为3.72%,略有上升。尽管研发投入占比有所上升,但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司仍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现金流状况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锐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44,211.32元,与2023年的209,130,115.56元相比,下降了71.81%。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大幅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发展。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75,208,200.74元,2023年为 - 73,394,416.76元,同比增加411.22%。主要是本年购买理财产品支出增加所致。公司在投资决策上的变化,反映了其资金配置策略的调整,但需关注投资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9,989,808.03元,2023年为8,734,064.39元,同比下降1,244.83%。主要是偿还银行借款以及分配现金股利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在筹资和分配政策上的调整,对公司的资金状况和财务结构产生了影响,需合理规划筹资和分配活动,维持财务稳定。
风险因素解析
行业政策风险
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策频出,如药品审批、质量监管、药品招标等政策,给公司带来不确定性。公司虽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但政策调整仍可能对其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加强政策研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
成本上涨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可能导致公司生产成本上涨。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应对,但成本上涨风险依然存在,需持续关注成本变动,加强成本控制。
研发风险
药品研发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易受技术、审批、政策等因素影响。公司虽健全研发创新体系,但研发风险仍可能导致研发项目失败或延迟,影响公司的产品布局和市场竞争力。
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为打造人参全产业链,增加了人参储备量。人参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存货跌价。公司虽采取措施减少库存,但仍需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加强存货管理,降低跌价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风险
药品生产的特殊性,使产品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将对公司声誉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环保风险
中药制药行业环保要求高,新环保法规的实施,可能增加公司环保支出,若未能及时满足环保标准,还可能面临处罚。公司需严格遵守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降低环保风险。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报酬
董事长张益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5万元,在公司决策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报酬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和行业情况的关联,值得投资者关注。
总经理报酬
总经理薛晓民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1.6万元,其报酬与公司经营成果和行业薪酬水平的对比,可反映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副总经理报酬
副总经理毕建涛、孟威、李铁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53.7万元、53.9万元、53.7万元,合理的报酬体系有助于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
财务总监报酬
财务总监毕建涛同时担任副总经理,其报酬情况反映了公司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对公司财务决策和资金运作有重要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