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当地时间4月16日,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一场活动中抨击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
沙利文表示,加征关税导致了贸易争端加剧等一系列负面后果,未能准确平衡美国的中期利益。他说,那些用零和思维看待中美关系的人,没有认识到两国关系的复杂性和长期发展轨迹。
他还认为,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中美将继续共存,长期保持一种可控竞争状态,双方要避免冲突,创造合作机会。
沙利文出席哈佛大学活动。左为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社媒
“无论如何竞争,中美都将共存”
沙利文是在哈佛大学的一场活动中发表上述观点的,他本月加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任教。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称,此番讲话是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对特朗普内政外交的首次广泛批评之一。
沙利文毫不掩饰对特朗普推行政策的不满。
“华盛顿有人会说,‘杰克,你错了。最终结果是我们赢,他们(中国)输,我们压垮他们’,但我认为,这些人的观点无法准确平衡美国的中期利益,也没有认识到一个对所有人有益的合理结局。”
“与中国共存”是拜登政府官员任内多次提到的措辞。
沙利文此次也提到,美国领导层应该意识到,中美竞争不会消失,美国的对手也不会像苏联那样以某种方式崩溃。
“无论竞争如何演变,两国都将继续共存,”沙利文说,“不存在一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结果,而是有一种稳定的、受控的竞争状态。”
沙利文还表示,自己最自豪的成就之一是成功管理中美竞争,避免其升级为冲突,保持并扩大沟通渠道,同时为两国在重要问题上的合作创造了空间。
报道称,与特朗普政府一样,拜登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强硬态度,但也注重护栏和审慎外交,以防止爆发全面贸易战或军事对抗,同时注重与盟友密切合作,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
自年初就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推翻拜登和沙利文推行的诸多项目,比如白宫现在指责乌克兰挑起了与俄罗斯的冲突,不仅更亲近俄罗斯,还疏远了美国的长期盟友,并试图插手欧洲内政。
沙利文表示,特朗普上台还不到100天,但美国的情况已大相径庭。
“我坚信我们的联盟比我们刚就任时更强大,我们的敌人和竞争对手实际上比我们刚就任时更弱,注意力更分散,美国的力量引擎非常强大,我们没有陷入战争,”他说,“作为交接给下一届政府的战略资产和负债,我为我们移交的成果感到非常骄傲。”
当地时间15日晚,美国前总统拜登发表卸任后的首场公开讲话。他同样表示:“不到 100 天,这届新政府就造成了如此多的破坏和毁灭。这么快就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震惊。”
在今年1月美国政府换届前夕,沙利文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发表过相似观点。
他认可特朗普对中美长期竞争态势的判断,但认为其执行有缺陷,未重视盟友作用,遭遇了“重大失败”。
他还重提“管理竞争”的概念,强调美国必须学会与中国这个大国共存,必须努力与中国在芬太尼等问题上开展合作,保持对华沟通,管理竞争以避免爆发冲突。
“当我谈到中国时,我会提到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中国正试图在经济、技术、外交和军事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领先大国。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必须学会与中国这个大国共存。这也是现实。”沙利文当时说。
“特朗普想用关税孤立中国,似乎适得其反”
美国《华尔街日报》1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向前来谈判的国家施压,要求他们采取措施在经济上孤立中国,以此换取美国降低贸易和关税壁垒。
知情人士称,美国官员在与一些国家的早期谈判中提出了这一想法。特朗普本人15日也暗示了这一战略,他在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西班牙语节目中称,他们正在考虑让各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然而,沙利文对此不以为然。
他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关税的一个明确目标是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应对中国,但似乎适得其反。
他表示,关税政策损害了美国的伙伴关系,中国在东南亚开展“魅力攻势”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对柬埔寨和越南征收近60%的关税,这对他们的体系绝对是一个冲击,特别是考虑到企业为了应对美国从中国搬到了越南,这让他们很难相信美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沙利文说,虽然特朗普暂缓执行了大多数关税,但损害已经造成。
“中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嘿,让我去进行一次友好访问,看看能不能告诉其他国家我们是负责任的一方,是你们可以依靠的’。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沙利文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造成的混乱,是他最大的遗憾之一。
而他最令人欣慰的成就之一,是在中美关系极具重要性和决定性的时刻,管控了与中国的竞争,同时提升了美国的战略地位。
他说:“我们在管理这种竞争时没有让它演变成冲突,我们保留并扩大了双方的沟通渠道,还创造了一个我们可以与中国在重大问题上合作的空间。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必须合作。”
沙利文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与中国外长王毅在世界多地开展的接触。
“我们就如何管理这种关系进行了真正的对话,这些对话不是空洞的寒暄。它们偶尔会有争议,不是说我们提高了嗓门,而是说我们存在分歧。所以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他说。
沙利文和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都提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迅速转变并非最终结局,但盟友们将不得不习惯一个更加反复无常的美国。
沙利文说:“这将要求我们秉持谦逊的态度,承认这些政策的摇摆颠覆了你们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许无法重建那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永久期望。”
对于美国官员针对中美关系抛出的颇具美式霸权主义色彩的论述,中方此前多次强调,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美关系中存在一些竞争因素,但不能以竞争定义、让竞争主导整个中美关系。中方不回避竞争,也不惧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良性、健康的,而非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更不是无底线打压对方、恶意对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