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信封教育学专业访谈录 | 王敏:通信和教育一样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

文|李玲

编辑|李玲

图|王敏

我出生在一个并不温暖也不幸福的家庭,从小家里争吵不断,也许看到了争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伤害到最亲的人,于是在成长过程中,时常提醒自己多点耐心,多发现身边的美好。通过公益活动,与小朋友们交流,走近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点点的温暖,也是给小时候的自己一点温暖。

我选择教育学专业,其实是因为我打心底里喜欢孩子。每个孩子都像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和他们在一起,生活总是充满了乐趣和惊喜。不论是给亲戚家的孩子辅导功课,还是跟着导师去学校活动,和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互动,我都觉得特别开心。

我所学的教育学专业知识,让我能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反应进行理性分析。幼儿园的小孩虽然经常闹小脾气,但他们更多的是想被别人看到,被别人重视。大人往往会忽视和孩子沟通,这是不对的。当孩子倾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大人需要去听,尊重孩子的想法,告诉孩子正确的方式,他们会慢慢平静下来。初中小孩子很敏感,容易缺乏安全感,童年如果缺乏父母的陪伴,性格可能会比较内向孤僻。这时候弥补其实很难,现阶段更应该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提高心灵上的安慰帮助,更多地去理解他们。

曾经看到一个孩子因被误解而默默哭泣,无人理解他的委屈。深刻体会到孩子们内心的脆弱和渴望被理解的心情。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了要用心去倾听孩子们声音的决心。教育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真心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添砖加瓦。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但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让人变得机械化,而是为了不抹杀一个人的天性而存在,公益同理如此。

我一直热衷于参与公益活动。成为蓝信封大使,是因为我对写信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心。我觉得书信是最浪漫的沟通方式,它真实存在,凝聚着写信双方最真挚的情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埋没在数据海洋中

在与乡村孩子通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江苏的小女孩。她小学时朋友少,有点微胖且成绩不好,很自卑。但她遇到了一个好同桌,给了她信心。如今上初二的她,喜欢小动物,依然可爱。她分享了小学被孤立,后来因同桌的好而心存感激,上初中后还惦记着那个同桌,甚至觉得是喜欢。我引导她思考这到底是真正的喜欢,还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或感动。最后,她明白了这不是喜欢,而是可以把这份情感化作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开始孩子比较自卑,我会多引导她,说鼓励的话,但说多了孩子会觉得空洞。后来我发现她喜欢写作,就和她分享这方面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聊一些快乐的、轻松的话题。孩子也从一开始只分享学习上的困扰和性格介绍,到后来分享家乡和自己遇到的事情,展示多面的自己。这让我觉得通信的过程很奇妙。

除了蓝信封,我还参加过敬老院活动、社区工作协助、三下乡活动等。在这些公益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我对蓝信封书信项目的理解是,它是乡村儿童了解世界、了解内心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个项目,我能直接接触到孩子,更加了解他们。同时,我也看到了教育资源的差距,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孩子调皮是在他们年龄阶段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应该去理解孩子,慢慢引导孩子,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他们成长。我深知,书信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可以跨越距离,传递爱与关怀,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

也很欢迎,同为蓝信封志愿者的你,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职业、专业,为孩子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

发布于:广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