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绿动“火之国”,比亚迪携“中国方案”扬帆出海

在关乎人类命运的众多议题中,气候变化,是其中最能凝结全球共识的一个。

在联合国近三十年的努力之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新向绿发展,已经内化成为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特别是能源转型思路的重要因素。

2024年11月11~22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发展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11月13日,在COP29主会场绿区新闻中心,比亚迪与阿塞拜疆政府签署电动大巴项目实施协议。根据协议,比亚迪将在该国苏姆盖特工业园区建立先进的商用车制造基地,预计在2025年至2028年期间,每年生产约200辆电动大巴。

藉由本届大会,主席国阿塞拜疆的绿色转型之路徐徐展现在世界面前;与此同时,伴随着比亚迪的到来,近年来成效卓然的中国绿色交通转型经验也将为阿塞拜疆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增添一臂之力。

“火之国”谋求绿色转型

阿塞拜疆素有“火之国”之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传统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开采相关产业是阿塞拜疆的经济支柱,油气产业的产值可占到GDP的三分之一。由于经济上严重依赖油气资源,阿塞拜疆经济增长极易受到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影响。

事实也确实如此,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阿塞拜疆石油产量达到顶峰,此后一路下降。对内,阿塞拜疆要谋求经济转型,降低对油气资源的高度依赖;对外,阿塞拜疆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承担减碳责任,阿塞拜疆的绿色转型之路也由此开启。

阿塞拜疆争取并获得COP29的举办权,正是其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决心和信心的印证。

COP29以“团结一致,共建绿色世界”为主题,重点关注气候融资问题,呼吁“提振雄心,赋能行动”。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席国,阿塞拜疆切实做到了以实际行动响应绿色号召,践行减碳承诺。其中,与比亚迪合作的电动大巴项目正是阿塞拜疆推进绿色转型在交通领域的落实。

比亚迪带来绿色交通新选择

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导者和绿色发展实践者,比亚迪一直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是节能减碳理念的坚定支持者。

COP29期间,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中亚地区总经理曹爽在出席“中国角”-“中国汽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边会时表示,“比亚迪历经30年发展变革,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利用完善的产业链促进全球绿色生态系统的发展,推动能源系统可持续转型。截至2024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推动全球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之下,中阿两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战略对接,今年7月,阿塞拜疆政府与比亚迪签署框架协议,采购160辆电动客车。在COP29期间,这批为大会量身定制的12米电动大巴K9UD正式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上线运营,为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参会政要、企业家和媒体人员提供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并且收获一致好评。

比亚迪K9UD电动大巴整合了比亚迪先进的“三电”技术和六合一控制器,不仅可以为阿塞拜疆人民提供低碳公共出行的新选择,还将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效率。除节能减排之外,比亚迪K9UD电动大巴低入口设计和宽敞的内部空间,也将为当地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公共出行体验。

“中国方案”助力阿塞拜疆绿色转型

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沧桑与新鲜的碰撞与融合,阿塞拜疆给来到过这片土地的人们留下了独一份的印象。随着比亚迪在阿塞拜疆本地化生产的逐步推进,一批又一批纯电动大巴将串联起当地街头巷尾的公共交通网络,为这个传统能源国家再添一对“新与旧”的碰撞对比。

7月签订批量电动大巴采购协议,11月签订建立商用车制造基地协议,比亚迪与阿塞拜疆的合作快速而深入。

这是因为,一方面,比亚迪在为各国提供绿色交通解决方案方面经验丰富。在30年发展历程中,比亚迪将企业使命与社会公益相结合,“技术创新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优先考虑盈利能力和环境可持续性,展示了企业如何与公共利益相一致。如今,比亚迪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11万辆电动商用车,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推动了包括物流、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在内的交通领域电气化转型。

另一方面,阿塞拜疆有着迫切的绿色转型需求。阿塞拜疆承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下降35%,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成为“绿色环保国”。今年初,阿塞拜疆总统宣布2024年为“绿色团结年”。在COP29举行之前,阿塞拜疆总统还亲自检阅了服务大会的160辆比亚迪电动大巴,足见该国对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阿塞拜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早支持者之一,多年来,中阿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多领域合作持续深化,比亚迪电动大巴项目正是此间结出的硕果。随着比亚迪带去的电动大巴“中国方案”在阿塞拜疆“落地生根”,不仅当地的公共交通将耳目一新,当地的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新的阶段。而这,将持续助力阿塞拜疆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以及绿色能源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