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时代,对老年人的误解还是那么深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

作者 |   彭华茂 萧峻华

近期,随着《闪婚老伴是豪门》、《人到五十,闪婚霸总》等微短剧播出,“霸总短剧开始收割老年人”、“微短剧的风还是吹到了老年人身上”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仔细留意相关报道,会发现内容大多比较类似。例如,10篇报道中便有7篇提到对老年人“沉迷”、 “陷入消费陷阱”方面的担心。

年轻网友们也对此发表了看法,有“玛丽苏剧情是所有人的爱”、“没想到爸爸比妈妈爱看”的调侃、“可以给生活找乐趣,别被骗”的顾虑、“在愿意的情况下付费可以接受”的理解、“怎么能不让爸妈刷到”的无奈。

那么,霸总短剧真的会让老年人无法自拔、上当受骗么?作为子女应该阻止吗?为什么大家对老年人观看霸总短剧有这么多担忧,老年人又是如何看待这类微短剧的呢?

其实,我更想问:为什么老年人不能看霸总短剧?老年人不能幻想“有人爱上我”吗?老年人为娱乐消费就一定是被骗吗?老年人做这个被人评价,做那个被人担忧,人们究竟想让老年人做什么?

(图源网络,侵删)

好了,以上是忍不住的吐槽,下面是平静下来的分析。

一. 大多数老年人能自律上网,沉迷短剧的表述不准确、不客观

在老年人观看霸总短剧的讨论中,“沉迷”一词经常出现,似乎在部分媒介眼里,老年人总是孤独且缺乏自控力的群体,在网络世界中有了情感寄托后,便会失去理智判断的能力,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我们曾经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进行过调查,发现老年人每天使用互联网的累计时长大部分在4小时以内。后续访谈还显示,老年人通常是在忙完日常事务后才会上上网,而且会考虑自身健康状况,调整使用时间。可见绝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自己的上网时长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并不会轻易深陷于霸总短剧中,“老年人沉迷霸总微短剧”的说法并不全面、客观和准确。

二. 大多数老年人对待金钱态度谨慎,付费观看数字内容的意愿并不强

在大多数报道和网友评论中,都表现出对“老年人被霸总短剧骗钱”的担忧。但与大众对老年人容易被骗的印象不同,我们有关老年人决策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在一些消费决策任务中,会表现出全面权衡的特点。面对互联网上的消费,老年人也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例如,在直播打赏行为上,绝大多数老年人从未给主播打赏过,同时也能认识到“打赏需理智”。面对网络购物,老年人基本以购买小额日用品为主,较少购买大额商品。

这种谨慎的态度也影响着老年人对数字内容的付费意识。在我们的受访老年人中,除了具有丰富科技学习经验的老年人外,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意进行付费视听,还有部分老年人因为误操作付费,消费后感到愤怒,不再愿意付费。一些网友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点:“妈妈爱看,但是不花钱,让我找免费的看”、“妈妈问怎么继续看,我说三块钱一本要不要,她扭头就走”。

因此,在看待老年人为微短剧消费的现象时,一方面,要避免用个别极端案例贬低老年人的理性决策能力。另一方面,需帮助老年人认识不同付费模式的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付费模式,鉴别隐含的付费套餐。平台层面也需要优化适合老年人的付费模式,确保付费信息有充分的标识。通过多方协作,增加老年人对为喜爱的数字内容付费的信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源网络,侵删)

三. 生命全程的联结需求:呼唤真实的正能量作品

实际上,霸道总裁、甜宠这类情感元素很早之前就出现在各类影视作品、小说中,观看对象也包括一些中老年人。只是近两年为了迎合大众新的观看习惯,以微短剧形式呈现,剧情变得浮夸。《闪婚老伴是豪门》这类原想以老年人为受众对象的短剧,也有不少年轻人爱看,尽管同时也收到不少“剧情浮夸”的吐槽。这类题材流行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在毕生发展过程中对于美好关系的期待,对于爱与被爱的需求。

部分报道和网友对老年人观看霸总短剧的消极态度,既反映对老年人能力低下的消极刻板印象、对老年人关系需求的忽视,同时也是对微短剧质量参差不齐的反思和抵制。观察短剧下的评论会发现,遇到荒诞离奇的剧情时,老年网友也会在评论区批评其缺乏真实性、传递负能量,抵制低质微短剧传播。

去看看中老年网友的评论,三观很正啊:

“瞎说半道”、

“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吗,骗人”、

“演的太假了,哪有这样的儿子媳妇”、

“拍戏应该真实点”、

“这种人少见,这样的视频最好少拍点”、

“过份,不真实”、

“胡说八道,没谱” ……

结合我们前期对老年人观看网络视频的访谈结果,可认为多数老年人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评价微短剧的信息,对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剧情予以批判,偏好观看正能量、刻画积极上进人物的内容。未来微短剧创作应致力于呈现生活中平凡又美好的时刻,吸引更多老年人的关注,促进实现老有所乐。例如,弱化高度雷同的、虚构的套路情节,增加对中老年夫妻真实的、相濡以沫的细节刻画,在满足老年人对亲密关系期待的同时,也向年轻人展示老年人充满智慧与乐观豁达的心态

(图源网络,侵删)

随着微短剧日益成为大众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观看微短剧的行为说明其能够以开放的态度体验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在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使用困难、拓展数字生活方面取得成效。我们需要摒弃对老年人容易沉迷、容易受骗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不因主观预设的困难和问题而阻止老年人观看,而应主动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喜好和需求的、优质的休闲娱乐产品,增添晚年生活的活力。

在促进老年人数字适应的过程中,除了思考如何使老年人从观看行为获得切实益处,还应关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其他休闲娱乐方式,如促进老年人基于互联网的创作行为。最终使互联网不仅成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成为老年人表达情感、自我实现的重要渠道,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作者说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老年心理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在此我们将分享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老年心理学相关的科普知识,并推介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欢迎大家关注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